电子期刊第七十期

在Outlook Express中,如果由于“收件箱”文件超过2G而导致邮件丢失,应如何处理?
 
  答:故障现象—打开Outlook Express,某文件夹的邮件列表显示为空,邮件全部“丢失”。打开邮件存储目录,发现对应的dbx 文件容量超过了2G。

  故障原因—如果存储邮件的分区为FAT32格式,一般不允许单个的邮件夹文件(.dbx文件)超过2G,否则将会损坏相应的dbx文件结构,造成无法读取邮件或邮件丢失。

  下面以收件箱.dbx文件超过2G后,损坏导致邮件无法读取为例,说明如何修复受损的dbx文件。

一、先备份“收件箱.dbx” 到其它目录。

二、到网上下载“OE-Mail recovery”的软件,安装后按照向导提示,将收件箱的邮件先读取为.eml文件,再存储到其它位置。

三、关闭Outlook Express 定位到邮件存储位置,将“收件箱.dbx”重命名。

四、打开Outlook Express 将刚才修复好的.eml文件的一部分拖放到新生成的收件箱窗口中导入,此时导入的邮件就显示出来了。

五、在Outlook Express窗口中新建一文件夹,再将剩余的eml文件拖放在新的文件夹中。至此,“丢失”的邮件全部找回。

更多问题

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十大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中国信息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IT、电信、互联网和消费电子产业趋于融合,进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融和时代,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下十大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产业用户增长与应用发展齐头并进

二、电子商务产业进入深入应用时代

三、中国云计算服务进入蓄势待发阶段

四、中国软件运营服务SaaS 产业链趋于成熟

五、绿色IT与节能降耗成为产业发展共识

六、数据集中催生新一代企业级数据中心

七、重构计算机将改写人机交互的新格局

八、中国有线数字交互电视产业高速发展

九、4C融合和终端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十、物联网产业从概念向扎实应用发展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中科院信息化工作动态


  中心动态
  · 中国科技网助力青海省地震灾区航空遥感影像传输
  · 桌面会议系统助力“中国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环境保护前沿论坛”网上直播
  · CNNIC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 全球经济监测与政策模拟仿真平台预研项目数据平台技术研讨会举行
  · 网络中心召开第一次Duckling研讨会
 

中国科技网助力青海省地震灾区航空遥感影像传输
   
 

  4月14日7时许,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当日下午14时,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客服部接到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委托电话,希望利用科技网三级网络运行维护与支撑服务体系协助地震灾区实现航空遥感影像传输。

  接到请求后,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高度重视,快速给予响应,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委派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及科技网运行保障人员连夜配合对地观测中心实现数据传输,快速准确地将已获取的地震灾区首批空间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传送至对地观测中心北京数据处理中心,为对地观测中心及时处理地震数据、遥感图像和报送抗震救灾相关信息争取了时间。

  此前,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在南京、广州等地配合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对其国家863课题《重大自然灾害遥感快速响应系统》进行远程测试和验证,均取得了满意的测试结果,对灾害信息应急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将继续为青海玉树县地震航空遥感数据的后续传输处理等工作提供全力支持,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救灾做出应有的贡献。

 

桌面会议系统助力“中国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环境保护前沿论坛”网上直播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过中国科技网桌面会议系统对在中国澳门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环境保护前沿论坛”中“恐龙的力量”这一分会场进行了网络直播。中国科技网桌面会议系统为会议提供了流畅的交流平台,使得分会场科研人员通过网络与澳门主会场的专家进行了远程互动交流。

  此次网络直播, 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网桌面会议系统的稳定与易用性特点,赢得了与会科研人员的肯定。



  CNNIC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0年4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虽然网民规模保持增长,但从普及率、网民结构、网络应用三方面来看,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

  农村网民规模首次过亿,农村手机网民年增长3000多万人

  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0681万人,年增长2220万人,年增长率26.3%。其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7189万人,与2008年相比增长3000多万,年增长率79.3%,远高于农村网民的整体增幅。

  此外,农村网民使用台式机作为上网终端的比例下滑至68%,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使用率达67.3%,与之相比,在2.77亿城镇网民中,城镇手机上网用户1.6亿人,使用率为57.5%。

  可见,手机成为农村网民主流上网终端,同时也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5% 城乡互联网差距拉大

  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CNNIC《报告》对比了2007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CNNIC《报告》中分析,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和学生群体

  CNNIC《报告》显示,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相比,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农村网民中30岁以下群体所占比例高达69.2%,其中19岁以下年轻网民所占比重达41.1%;而在全国的网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61.5%。

  城镇与农村网民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农村网民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网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52.1%,远高于城镇中29.2%的占比。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网民比例达到39.5%,比城镇高17.6%。与2008年相比,农村初中文化程度的网民所占比例增长了2.7%,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在向低学历人口渗透。

  此外,农村网民学生群体所占的比例高达32.3%,比城镇网民学生群体所占比例高4.9%。总体来看,“年轻化、低学历、学生群体”是农村网民的主要特征,农村网民结构有待优化。

  农村网民商务应用远落后城镇 娱乐应用比例持平

  CNNIC《报告》对城乡网民网络应用进行了对比:对于商务交易类和交流沟通类的网络应用,城镇网民使用率远高于农村网民,城乡之间使用差距明显。尤其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中,城镇使用率分别为31.7%、27.7%,而农村使用率仅为17.6%、15.1%。

  而在网络娱乐的应用中,农村地区网民的使用率与城镇较为接近。以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这两种使用率最多的网络娱乐应用为例,城镇使用率分别为83.8%、68.6%,农村网民使用率为82.7%和69.9%,在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上,农村地区甚至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监测与政策模拟仿真平台预研项目数据平台技术研讨会举行
   
 

  2010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全球经济监测与政策模拟仿真平台”预研项目(简称“经济监测平台”)技术研讨会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开,会议正式发布了由科学数据中心承担开发的项目数据平台,并对科学数据中心提出的基于CyberViz技术的数据集成方案达成共识。会议由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黎建辉主持,来自中科院数学院、遥感所、政策所、地理所、自动化所、计算所、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等院内单位参加,人员包括平台建设子课题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骨干、研究生等40余人。

  “经济监测平台”是中国科学院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科技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系统在相关学科的国内领先优势以及多学科交叉优势,对全球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并对体现经济动态关联的政策进行模拟仿真,从理论、技术与实践全方面支撑经济监测平台的预研和建设,为国家决策层进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系统支持。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光研究员作为“经济监测平台”建设的负责人之一,在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和相关背景,希望项目团队扎实推进工作。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该项目中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数据共享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以及各个应用示范系统的集成。

  科学数据中心针对项目的实际需求,在自主研发的VisualDB软件架构基础上已基本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可以满足相关经济数据的各项管理功能。本次会议正式发布了该数据平台,并开始在项目内使用。科学数据中心详细介绍和演示了该数据平台,对与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此外,科学数据中心还介绍和演示了CyberViz系统以及WebGIS的相关技术,与会代表对基于CyberViz系统的经济监测平台数据集成方案进行了热烈研讨,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会议最后就利用CyberViz系统对经济监测平台进行数据集成可视化展现达成共识。

 

网络中心召开第一次Duckling研讨会
   
 

  2010年4月22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简称中科院网络中心)召开了第一次 Duckling 研讨会(http://workshop2010.escience.cn)。本次研讨会由中科院网络中心下属协同工作环境研究中心主办,会议的议题是探讨Duckling开源后的相关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借助开源社区推动Duckling发展,并面向应用开发人员及Duckling爱好者就如何基于Duckling开发应用插件和学科应用进行培训。来自中科院、高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域科研和技术人员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中科院网络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陈浩和中科院办公厅信息化工作处宋俊虓副处长在会议开幕时致词,对 Duckling取得的进展和开源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在22日的研讨过程中,协同工作环境研究中心Duckling 开发团队成员介绍了Duckling的最新进展和开源的发展思路,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介绍了相关前沿技术动态并对Duckling开源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来自Oracle、IBM、卓望信息等公司的专家介绍了业界的一些最新情况,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中科院网络中心的专家介绍了Duckling在 LAMOST望远镜和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的应用情况。在23日的培训会上,Duckling开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向参会代表系统介绍了如何基于开源后的Duckling 2.0进行Struts桥、Jsp/Servlet、FLEX等多种类型的应用集成和插件开发,并进行了现场练习和讨论。

  支持e-Science的协同工作环境套件Duckling是协同工作环境研究中心面向e-Science及中科院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的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工具软件包。截止2009年底,已部署Duckling协同工作环境套件63套,用户包括院内外单位/联合项目42个。2009年度新部署46套,新增研究所/联合项目30个。

  2010年3月,Duckling 2.0正式宣布开源,并在全球最大的开源网站SourceForge上发布了源代码和部署包(http://duckling.sourceforge.net)。Duckling 2.0采用了著名开源组织Apache所使用的Apache License Version 2作为开源协议。实现开源后的Duckling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继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功能,并积极鼓励基于Duckling进行各类应用的开发,携开源社区之力,促开放创新服务。本次研讨会是Duckling开源后的第一次专题研讨和培训,参会人员对Duckling走上开源道路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就Duckling未来发展、学科应用开发、Duckling 2.0版本的功能改进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7*24专线:010-58812000   技术支持邮箱:support@cstnet.cn   垃圾邮件投诉邮箱:abuse@cstnet.cn
    © 1994-2010 版权所有: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     意见反馈: support@cst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