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期刊第七十五期

如果保存在webmail邮箱中的邮件被“永久删除”了,能找回吗?
 
  答:如果您登录到院邮件系统的webmail 邮箱,点击“永久删除”按钮删除了邮件,那么邮件就直接从服务器删除了,无法再找回。

  当使用客户端软件接收邮件时,如果没有设置“在服务器保留邮件副本”的选项,那么邮件在被下载到本地计算机的同时,也会直接从服务器删除。

  所以,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建议您在使用客户端软件下载邮件时,注意勾选“在服务器保留邮件副本”选项。

更多问题

十大网络安全建议
 
一、备份资料

二、选择很难猜的密码

三、安装防毒软件

四、及时更新操作系统

五、拒绝点击黑客诱饵

六、使用加密软件

七、安装反间谍程序

八、使用个人防火墙

九、关闭所有不使用的服务

十、保证无线连接网络安全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中科院信息化工作动态


  中心动态
  · 中国科技网2010年会暨网络技术交流会召开
  · 行星/地球物理与工程e-Science沙龙成功举办
  · 第八届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在台北召开
  · 中科院超级计算网格环境建设彰显成效
  · 网络中心与青藏高原所信息化调研会议在拉萨举行
 

中国科技网2010年会暨网络技术交流会召开
   
 

  9月7日,由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网2010年会暨网络技术交流会”在青海西宁隆重开幕。中国科技网用户委员会主任、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院士,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胡瑞忠、党委书记李世杰,长春分院党委书记甘建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戴博伟等院、所领导莅临会议,中国科技网总中心及地区分中心相关负责人、用户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主任李俊主持开幕式。?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戴博伟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戴博伟简要回顾中国科技网16年来的发展过程,充分肯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对中国科技网以后发展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是持续技术创新;第二要在科研应用方面做好文章;第三要在服务保障方面再上新台阶。最后,戴博伟希望各位与会代表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充分交流讨论、献计献策,使本次会议成为推进科研网络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研讨会。

  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主任李俊做了《中国科技网发展设想》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分析国际科研网络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科技网现状,提出了中国科技网未来发展设想。在谈到国际科研网络发展时,李俊认为,科研一线的需求对于科研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科研网络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大科学工程等科研应用驱动各国建设高速科研网络,科研网络已成为最重要的科研基础设施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重视发挥科研网络基础性、公益性的优势,积极投资建设和运行高速科研网络,并开展国际科研网络互联,寻求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导地位,争取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李俊回顾了中国科技网已经取得的成果,强调中国科技网除了继续为广大用户做好网络运维管理、全网网络监测分析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支持工作以外,要更加关心网络运行与服务的综合质量,做到全面感知客户需求,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大力培育发展科研网络应用。报告第三部分,结合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和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李俊展望了中国科技网的未来发展设想,中国科技网将建设成为基础性、公益性的国家科研网络基础设施,在科研网络、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统一通信、未来网络研究等方面再上一个台阶,提供独特的优质服务。最后,李俊饱含激情地说道:“中国科技网将竭力打造出一个与用户紧密互联的一体化的科研网络,为科技界和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报告内容振奋人心,为广大与会者描绘了一幅未来中国科研网络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副主任张曦琼向用户代表总体报告了中国科技网年度运行情况,各部门负责人分别从网络运行管理、网络安全、技术支持、系统服务、客户服务等方面汇报了相关工作。

  在9月8日举行的地区网用户高峰论坛上,各地区用户代表们共同就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信息化的网络建设以及如何使中国科技网更好地服务用户等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

  2010年是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项目验收和“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本次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指引中国科技网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续写美好篇章。

 

行星/地球物理与工程e-Science沙龙成功举办
   
 

  9月15日,网络中心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成功举办了“行星/地球物理与工程eScience沙龙”。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搭建行星-地球物理及相关领域科研信息化的立体交流平台,探索信息化时代行星与地球物理及地质、化学、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协同、协作和交叉发展,推动行星和地球科学,特别是地球物理与高新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科交叉与创新等问题做了精彩报告。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中科院资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数据网络中心、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等单位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沙龙,并就会议主题与报告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中科院石耀霖院士、孙枢院士出席了沙龙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网络中心主任黄向阳、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廖方宇、网络中心总工程师阎保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中科院资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处长张鸿翔等分别致贺辞。中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彭丰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会中、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教授胡天跃、网络中心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黎建辉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健共同主持了沙龙。



  第八届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在台北召开
 

 

 

  9月6日,“第八届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会议由中研院计算中心、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由中研院计算中心承办本次会议。来自两岸三院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近15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中研院王汎森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黄向阳、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张新鹰和中研院计算中心主任王大为也分别向大会致辞。

  本次会议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合作”为主旨,采取“主题演讲”、“聚焦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三种形式交替进行,会议共安排报告七十二个,内容涵盖数字典藏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检索、多媒体及相关图像处理技术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含生物多样性)、公众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应用以及Data Mining、e-Sciences、信息安全、网格技术、Social Computing、高性能计算等各种相关信息技术在三院的研究和应用。作为本次会议的中科院组织单位,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邀请到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研究所、国家天文台、武汉病毒研究所、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九家院内单位的专家参会并做报告。

  中科院、社科院及中研院在信息资源的内容与技术上有着许多共同关注的主题,一直以来对加强两岸三院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均有一致的认同。自2002年起,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和中研院计算中心轮流承办“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七届,为两岸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社科院台港澳学术交流委员会副秘书长解莉莉、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副主任周世禄、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廖方宇、中国科学院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张兴根。

 

中科院超级计算网格环境建设彰显成效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超级计算环境建设与应用”项目的网格环境建设初具规模。超级计算环境由超级计算总中心、分中心及所级中心三层网格结构组成,现阶段已经实现通过网格平台灵活调配包括昆明、兰州、深圳、合肥、青岛等分中心的计算资源,以及新增的大连分中心的资源,和已经接入网格环境的所级中心、GPU计算资源。

  在此次超级计算环境总中心机房停电及深腾7000水冷系统故障停机事故期间,中科院超级计算中心技术人员将网格平台挂上盘阵,将原有的深腾7000部分用户转移到院超级计算网格平台上,充分利用网格平台灵活调配计算资源的特点,帮助用户尽快解决问题,缓解了因总中心深腾7000停机为用户造成的影响。

 

网络中心与青藏高原所信息化调研会议在拉萨举行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信息化需求调研工作组在中心副主任戴博伟带领下来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拉萨部开展科研信息化需求调研活动。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副所长马耀明研究员主持调研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人员有青藏所的一线科学家、野外台站站长、实验室主任和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会上,马耀明介绍了青藏所的科研基本情况和科研信息化需求,戴博伟也介绍网络中心的基本情况、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科研信息化项目探索,最后网络中心各业务部门领导和同事介绍了各自业务开展情况。在拉萨部会议现场外,青藏高原所北京本部和网络中心相关同事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也参与了讨论。

  工作组在青藏高原所调研期间,还走访了青藏所的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和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深切感受了一线野外科研人员科研环境的艰苦和对科研信息化的强烈需求。此次调研为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一线科学家们与网络中心的同事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深入交流对接的机会。

 

 
7*24专线:010-58812000   技术支持邮箱:support@cstnet.cn   垃圾邮件投诉邮箱:abuse@cstnet.cn
    © 1994-2010 版权所有: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     意见反馈: support@cst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