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期刊第154期

如何查询邮箱的登录和发信情况

  答:在中科院邮件系统的webmail中,提供了“自助查询”的功能。即:用户可以查询最近30天内的发信记录、邮箱登录记录,中转站中文件的下载记录。

  “自助查询”功能的使用方法请参见帮助中心的相关说明。


更多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保护成征信监管核心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APEC工商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开幕致词中指出,当前,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动征信市场规范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人民银行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发放工作。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中科院信息化工作动态

中科院国际会议服务平台


  中心动态
  · 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启动
  ·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调研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广州中心
  · 国家生物医学大装置总体组到网络信息中心怀柔园区调研与交流
  · 人工智能与GPU研讨会成功举行
 

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启动
   
 

  4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承担的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启动会在京举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处主任科员张涛、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钟福林、中科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处长陈明奇、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处长田原出席会议。实验室理事会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党委书记洪晓顺、科技委员会代表美国Rutgers大学教授熊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小峰、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及依托单位等50余人参加会议。

  张涛表示,大数据已成为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契合海淀区全国科技创新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建议实验室加强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品与服务;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动,实现中科院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资源的有效结合;加强实验室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实现大数据科研成果效益的最大化。

  在谈到国家工程实验室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时,钟福林表示,此次获批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从一定程度来说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的升级版,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海淀区发改委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期待通过实验室建设,海淀区能够突破一批大数据关键技术,示范带动一批创新应用型企业发展。

  田原表示,我国已把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牵头编制的《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积极地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综合治理、智慧农业、医疗健康、典型脆弱生态修复等领域,着力打造一批信息平台和应用示范。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启动和持续建设,在我院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会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科技促进发展局也会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发改委以及海淀区发改委相关要求和办法,落实好实验室建设条件,加强指导和监督,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实验室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陈明奇表示,中科院制定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把发展科学大数据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以科学大数据的基础平台与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为突破口和抓手,为国家发展大数据战略提供动力,建议实验室建设与中科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相结合,为我院信息化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室主任廖方宇首先欢迎并感谢各位领导与专家的到来。廖方宇强调,依托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长期积累的科学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服务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运营三年多取得的成果,推动了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功获批。实验室将致力于打造数据、技术、人才及产业的大数据资源开放协作平台,通过该平台有力推动中科院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整合科学院科研优势服务好国家战略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揭牌仪式后,实验室执行主任黎建辉、理事会秘书长周园春分别就实验室情况、理事会章程做了介绍。与会专家就实验室的定位、研究方向与建设规划进行了广泛充分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应紧密围绕大数据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深度结合行业需求,提供面向行业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强化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对提高我国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服务水平、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将依托中国科技云,围绕大数据的产业发展中的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等复杂性问题,针对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迫切需求,持续汇聚多形态数据资源,融合多形态测试基准程序,开展大数据融合管理与关联发现、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快速处理、支持大数据核心软件及系统基准测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大数据应用服务的核心算法、软件及系统测试平台、大数据应用服务技术验证平台,并在食品安全、新材料创新、车用能源与排放等相关领域进行技术示范验证工作,满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

  [原文]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调研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广州中心
   
 

  4月20日,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在中科院广州分院党组副书记周传忠、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迟学斌以及中科院、广州分院主管科技管理工作相关处室领导的陪同下到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广州中心)调研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建设情况。南沙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明、南沙区工科信息局局长宫尚云、广州中心主任张一杭及各部门负责人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调研。

  邓麦村一行首先参观了“物联网体验中心”,对广州中心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极大肯定,对基于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已经开展的各项产业应用表示高度赞赏,尤其是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低功耗通信网络(LoPo-IoT)、壁咚WiFi、物联网充电桩、物联网公交、智能路灯等方面,邓麦村要求相关物联网应用要迅速实现产业化,明确建议联合国科控股旗下的融资租赁公司,并利用中科院的科研优势,形成集团效益,让千万亿个物联网标识迅速产生经济效应。

  随后,谢明介绍南沙自贸区在科研方面的定位与发展规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和广州的城市副中心,南沙计划引进十家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机构,把南沙打造成为集聚人才、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智慧新区。另外,南沙也将围绕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吸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企业进驻,真正把南沙打造成为城市级物联网的试验基地。

  广州中心主任张一杭重点汇报了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的建设情况及广州中心的1+211物联网发展战略,将围绕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实施大平台、大项目业务布局,与行业企业、合作友商一起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孵化、金融科技生态速度发展。2017年6月底前,LoPo-IoT南沙全域覆盖,在全国快速部署万个LoPo-IoT基站,将LoPo-IoT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商用网络。

  张一杭特别介绍了“小厨面对面”项目,“小厨面对面”是新业态,是基于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溯源技术,打造全国独家可溯源的社区共享厨房,解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与家庭富余生产力的对接问题,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邓麦村说,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价值很大,一定要做好做大,并且要快,集结关联产学研,肯定能做大做强。

  作为中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者、运行者、管理者与服务者,是以“为我国物联网用户提供服务,促进我国信息经济枢纽健康、有序发展”为宗旨,发挥物联网根节点的主引擎作用,突出全球物联网接入中国的主体地位,彰显中国物联网基础资源建设的先发优势,不断追求,努力将根节点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枢纽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发展主引擎,同时,也进一步提升物联网标识国家平台对于全球物联网产业格局的引领作用。

  [原文]



  国家生物医学大装置总体组到网络信息中心怀柔园区调研与交流
   
 

  4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申请建设的“国家生物医学科学大装置”总体组负责人生物物理所陈霖院士、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生物物理所徐涛所长一行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廖方宇主任、韩华书记陪同下调研了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怀柔园区超级计算和数据存储的基础设施环境和平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姜晓明主任一同参加调研并对有关工作给予指导。

  总体组一行参观了超级计算和数据存储等基础设施,听取中心关于《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图像融合系统技术方案建议》、《多模态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生物医学数据管理系统方案建议》、《国家生物医学成像中心培训与科普教育方案建议》的报告。

  陈霖、程和平、徐涛等专家对中心多年来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管,特别是在支持和服务科技创新开展的科学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科研信息化工作表示高度赞赏,一致认为在建设“国家生物医学科学大装置”过程中,要从实际工作出发,打破单位之间的藩篱,发挥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科研信息化方面的能力和作用,高水平、高起点建设好“国家生物医学科学大装置”。

  姜晓明表示在怀柔科学城的建设中,涉及网络、计算、存储和数据等信息化基础建设中,我院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中心已有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人才队伍,为怀柔科学城各大科学装置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

  廖方宇表示中心将按照我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整体布局,结合怀柔科学城建设的需求,站在充分发挥信息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高度,支持“国家生物医学科学大装置”的建设。

  生物物理所、北京大学、综合研究中心、北京国际工程公司等参与大装置建设的科研、管理人员共40余人,中心各相关业务部门和职能处室30余人参加了调研和交流。

  [原文]

 

人工智能与GPU研讨会成功举行
   
 

  4月7日,人工智能与GPU研讨会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仝海威、中科院科发局高技术处副处长秦承虎、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副主任迟学斌、业务发展处处长许海燕、高性能计算部主任陆忠华以及英伟达、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迟学斌主持了开幕式,秦承虎和仝海威先后致欢迎词。秦承虎在致辞中介绍了我院在数据与计算方面多年的发展和已取得的成果,并表示我院在基础设施资源和软件研发能力方面能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同时期望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及院属相关研究院所在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更有效的高性能云服务,以促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仝海威在致辞中首先指出人工智能是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人工智能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对北京市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有关布局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以及规模化应用三个方面谈了对人工智能和GPU发展的设想。

  陆忠华主持了会议报告环节。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副所长、英伟达教育科研医疗行业总监袁永清分别做了题为《模式识别研究现状与趋势》和《GPU 与 HPC 加速人工智能发展》的报告,着重介绍了GPU硬件的发展现状,以及GPU在人工智能,尤其是模式识别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部技术支持与业务拓展业务室主任王珏副研究员在报告《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中介绍了中心的GPU硬件资源情况和GPU相关研究成果,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展示了中心在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方面具有充足的软硬件资源、优秀的研究和管理团队,以及扎实的研究基础,可以有力的支持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形成北京市乃至国家的新产业模式。

  此外,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甘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洪研究员、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付瑞吉、声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颜永红、澎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先轶、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学习产品总监许涛等与会专家和学者先后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油气勘探、语音识别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以及GPU在这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廖方宇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本次人工智能与GPU研讨会,与会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他指出要充分利用科学院的已有成果,结合北京市的规划,寻求新的国家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合作模式,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转移到企业,使得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可以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

  最后,就人工智能与GPU的发展和产业化模式,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开展了积极、热烈的讨论,重点集中在如何把相关技术链条、产业链条和人才链条打通,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格局。

  [原文]

 


7*24专线:010-58812000   意见反馈: support@cstnet.cn
技术支持邮箱:support@cstnet.cn   垃圾邮件投诉邮箱:abuse@cstnet.cn
© 1994-2017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与技术发展部